2025世俱杯,世俱杯赛程,世俱杯直播,FIFA俱乐部世界杯,世俱杯分组,世俱杯中国球队/FIFA世俱杯2025赛季将在美国举行,本站提供最新比赛时间、球队阵容、16强对战表、实时比分与免费高清中文直播入口。
巴西人常说:“在巴西,不会足球、不懂足球的人是当不上巴西总统的。”在这里,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孩子们踢球的身影;全国各州、联邦区的足球俱乐部遍地开花,足球联赛一场接着一场;巴西还将每年的7月19日定为国家足球日。
4年前的巴西国家足球日,巴西足协发文,“这项运动代表着我们的身份,诠释着我们的文化。感谢你,足球!”
今年6月,巴西在2026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击败巴拉圭,提前锁定出线名额。这意味着,巴西队延续了自1930年首届世界杯以来从未缺席的纪录,即将第二十三次站上世界杯的赛场。
巴西圣保罗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副教授、巴西足球文化研究者束长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: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足球发展得早,普及率很高,足球产业总体水平高;另一方面,足球对巴西人而言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文化——足球关联着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社会融合的厚重历史,是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希望,更塑造了巴西人的民族认同。”
巴西东南部的圣保罗市,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,市中心的查尔斯广场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查尔斯·米勒的人而建的。
英国足球评论员大卫·戈德布拉特在《足球王国·巴西足球史》一书中写道,正是查尔斯·米勒为巴西带来了真正的足球和足球规则。
1863年,英格兰足球总会成立,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。11年后,查尔斯出生在巴西,是来新大陆淘金的苏格兰人后裔,后来被送回英国读书。
1894年10月,查尔斯回到巴西,见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父亲。“码头上父亲神情庄严,他期待我手握学位证书归来。我却捧着两个足球出现在他面前,一手拿着一个……老人家惊讶地问道:‘这是什么?’‘我的学位证书啊。’我回答道。”查尔斯回忆说。
在英国学习期间,查尔斯先后在校队、市级球队踢球,后来又进入南安普敦足球俱乐部,接触了职业化的足球。回到巴西后,他加入圣保罗竞技俱乐部,一边打板球,一边宣传足球。
其实在查尔斯回到巴西之前,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人踢足球了——1894年4月,英国人托马斯·多诺霍在首都里约热内卢的一家纺织工厂工作时,组织了巴西有记载的第一场足球赛。但在当时,人们踢球仅仅是为了娱乐,并不注重足球规则。
查尔斯给巴西足球带来了规范和技术。他回巴西后不久,圣保罗就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小但运转流畅的锦标赛。
足球很快就风靡起来。1904年,查尔斯在一封信中写道:“仅在圣保罗市就有六七十家足球俱乐部,一场联赛总会有两三千人到场观战,决赛会有6000人……”
然而,由于懂足球和宣传足球的查尔斯等人都是欧洲后裔,足球只是在巴西的上流社会流行。
1904年4月,班古足球俱乐部在里约热内卢班古地区的一家工厂成立,成员起初均由工厂的技工以及管理人员组成,后来各个阶层的工人也被接受和吸纳入队,他们一同打进了顶级联赛,名气甚至超过了成立这支球队的工厂。
为了减少工人在下班后的酗酒和斗殴,一些英资企业的管理层也开始吸收工人加入足球队。
大卫·戈德布拉特说:“足球为巴西都市和劳动阶层的男性提供了公共空间,让他们成为球员、球迷和赛事组织方,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曾经只能在工作场合才能接触到的上流社会圈子。”
在束长生看来,足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社会各阶层的融合。“不管来自什么阶层、种族的人,都可以在一起看足球、踢足球、谈论足球,为自己喜欢的俱乐部、球星和巴西国家队加油。”
如果坐在20世纪前20年的南美洲足球赛现场,你会看到混血球员的“全副武装”——将自己的脸涂白、头发拉直、再用头巾包裹起来。
1916年的一场比赛,混血球员阿尔伯托就因涂白皮肤姗姗来迟,球迷对着他高喊“白色粉末”,这从此成了他的绰号。
1916年的南美足球锦标赛前夕,因为巴西队有混血球员,阿根廷媒体将巴西队员称为“猴子”。为了摆脱这一称呼,第二年的锦标赛上,巴西派出一支全部由白人球员组成的球队。
属于混血球员的历史性时刻发生在1919年的南美足球锦标赛,巴西队作为东道主一路挺进决赛。这场决赛踢得很精彩,一直到第四场加时赛,0:0的僵局才被打破。巴西队的阿图尔·弗雷登里希攻入制胜球的那一刻,球迷中瞬间爆发出一阵又一阵 “巴西万岁”的呐喊。
弗雷登里希就是一名混血球员,他的父亲是德国移民,母亲是非洲裔。但他的肤色比较浅,看起来和白人没什么区别,只是头发十分卷曲。这次胜利让弗雷登里希一炮而红,乌拉圭媒体为他取了个“老虎”绰号。弗雷登里希这一球向当时的社会证明,才华在某些场合能让人忽略肤色。
束长生说,弗雷登里希等非洲裔球员在足球职业领域的成功,激励了更多人,他们刻苦训练,努力提高球技,从而跻身球星行列。“在那时的巴西, 足球成了非洲裔平民提高社会地位的通道,甚至是唯一通道。”
1921年,这个“通道”一度被堵上了。在国会议员的强烈建议下,时任巴西总统佩索阿决定,国家队不得征召非洲裔球员。
1929年,席卷世界的“大萧条”让巴西的经济遭受重创。此时巴立已有100多年,但因为种族歧视等原因,社会关系错综复杂,巴西人民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。1930年10月,瓦加斯被推上总统之位,他决定改变这种局面。
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足球。瓦加斯政府设置了专职部门来组织和扶助全国范围内的体育活动。1938年法国世界杯,两名非洲裔球员达吉亚和莱昂尼达斯入选巴西国家队。出发参赛前,瓦加斯特别鼓励了莱昂尼达斯,希望他为国争光。
这次世界杯,巴西广播电台斥巨资对比赛进行现场直播。有一场比赛,天降大雨,莱昂尼达斯的球鞋被踩掉,他就光脚踢了一段时间。一次进攻时,他背对球门跃起,在空中仰面后翻,将球踢向球门。这一高难度技术动作,后来被称作“倒挂金钩”。
莱昂尼达斯是第一位在世界杯赛场使用“倒挂金钩”破门的球员,主裁判甚至从未见过这一射门方式,草率地吹掉了他的这粒精彩进球。不过最终巴西队还是战胜了波兰队。
得知获胜的消息和莱昂尼达斯的精彩表现,巴西人兴奋了一个月。各界名流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,认为足球已经成为巴西国家认同的基础,甚至是民族精神与自豪感的象征。
巴西诗人马查多甚至写了一首诗盛赞球员:“巴西之魂啊,谨以我诚挚的一吻,供奉于你们英勇的足尖!”
束长生说:“巴西是一个种族多元、文化多样、社会经济极度不平衡的国家,足球塑造了巴西人共同的话语、共同的爱好和民族认同。”
20年后,又一位黑色皮肤的巴西球员闪耀世界杯赛场——17岁的贝利用6个漂亮的进球,让巴西队捧起了首座世界杯冠军奖杯。从此,“桑巴旋风”成为世界绿茵场上最亮丽的风景之一。